公共教学部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结合学生专业特色,在立足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基础上,充分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的内在联系,通过整合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方法、丰富教学资源,做好融合文章,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。
(艺术与传媒学院24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编排的舞台剧《将进酒》)
结合学校专业特色,大学语文团队精心选材,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,找寻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点,帮助学生以文化视角认知专业知识,促使学生更好的认同专业、提升专业学习水平。学生依托专业知识,选取符合文学作品意境和情感的画面进行舞蹈编排、演唱演讲、美术创作等,实现专业学习和大学语文课程深度融合。如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特色,牛春雨老师有针对性地设置研讨话题,创设课堂教学情境,让学生通过课后搜集资料,自由分组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活动任务,结合课程内容,设计音乐表演节目,期末进行汇报演出,形成文化艺术作品。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,活动组织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同时,增强学生自信心,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。在期末汇报演出时,因正逢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日,师生即兴一起诵读《咏梅》,共同感悟着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畏艰难、充满信心的浪漫主义情怀。
(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大学语文期末作品展示现场)
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。大学语文教研室充分利用好醉翁亭、吴敬梓纪念馆等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开展教学活动,今年又带领学生前往南京太仆寺实地参观学习,让学生了解了太仆寺作为掌管马政的中央官署的辉煌历史,并通过文字、图表、出土文物等多种展示形式,深刻感受了中国古代马政制度的变迁与发展,使学生沉浸式参与课堂情境,实现专基融通。
(师生在南京太仆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)
之外,还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,录制课程资源,编写《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》红色故事读本等,打造《大学语文》精品课程。教研室主任孙景芳带领团队开展《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》课题研究,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、教学设计大赛、说课比赛;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、经典诵读大赛、演讲比赛、主题征文比赛等各类相关的比赛,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。通过集体备课、举办讲座、参加培训学习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,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。
(孙景芳、唐隽老师参加安徽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二等奖作品《不朽》)
这一课程改革举措,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、认识美、感知美、传递美、创造美,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,提升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能力,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,厚植人文底蕴,增强文化自信。(图/文:秦海娇,初审:张秀梅,复审:张少敏,终审:秦海娇)